【七上历史】背诵清单(21页)

【七上历史】背诵清单(21页)-学行智库
【七上历史】背诵清单(21页)
此内容为付费资源,请付费后查看
¥金币8¥金币12
付费资源

第1页 / 共21页

第2页 / 共21页
试读已结束,还剩19页,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第一单元史前时期:原始杜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背诵清单意义: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: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.河姆渡遗址的地点、生产生活情况分别是什么?地点:长江中下游的浙江余姚。生产生活:住干拦式房屋(原因: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,气候温暖湿润,雨水充沛,采取干栏式可通风防潮:防虫蛇猛兽:)、建造木结构水井、种植水辎、使用磨制石器骨耜:会饲养家畜、懂得使用天然漆、制作陶器、制作玉器、制作简单的乐器、会象牙雕刻。4。半坡遗址的地点、生产生活情祝分别是什么?地点:黄河中游的陕西西安。生产生活:住半地穴式房屋(原因:北方气候寒冷、干燥,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防寒保暖地)使用磨制石器、种植柔、黍、饲养家畜:渔猎、会制作乐器、会制作陶器(彩陶最具特色)、会纺织制在。5。仰韶文化和大议口文化的分布有何不同?它们的社会发展状况有何不同?分布: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: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干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。社会发展:仰韶文化:墓葬规模和随葬品看不出显著差别。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,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:大汶口文化中晚期,社会黄富差距已逐渐拉大,在墓葬规模和随葬器物数量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,同一群体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1.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和表现是什么?背景:原始社会的农业、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,人口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:出现了城墙、城橐、大型水利设施。表现:部分人从生产劳动脱离,专门从事管理,出现掌握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和条花权力的王:以王为首的统治阶氢依靠社会规范和暴力对内进行管理和统治,对外发动战争,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。2。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什么?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什么?重要标志:私有制、阶级、国家的产生。特点:良渚古城、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,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、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:距今5000年左右,黄河、长江、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史前文明,它们彼此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洽,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;4000多年,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的基础上迅速崛起,经过持续的发展,走向一体,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。3。比较良古城遗址、陶寺古城遗址(时间、地点、考古发现、生产生活、认识、文明发展的阶段等方面)。项目良渚古城遗址陶寺都城遗址第2页共4页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3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